微积分学习笔记
主要参考《普林斯顿微积分读本》
这篇笔记主要记录微积分中的一些定义、定理和结论。
函数和图像
函数要满足垂线检验,任意一条垂直于 x 轴的直线最多只能和函数图像相交于一点,也就是说,一个 x 值只能对应一个 y 值。
函数和其反函数的图像关于 \(y=x\) 对称。
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,\(f(-x) = -f(x)\),偶函数关于y轴对称,\(f(-x) = f(x)\)。
线性函数,形如 \(y=mx+b\) 的函数。
多项式函数,形如 \(p(x)=a_nx^n+a_{n-1}x^{n-1}+\ldots+a_1x+a_0\) 的函数,等式右侧叫 n 次多项式,n叫做多项式的次数,注意 n 不能是分数(也就是说式子不能带根号)。
二次函数的求根公式,\(x=\frac{-b\pm\sqrt{b^2-4ac}}{2a}\)。
有理函数,形如\(\frac{p(x)}{q(x)}\)的函数,其中 \(p\) 和 \(q\) 为多项式函数。
三角学
弧度和角度的关系:\(\theta = \pi = 180^{\circ}\)。
余割、正割和余切分别是 \(\csc(x) = \frac{1}{\sin(x)}, \sec(x) = \frac{1}{\cos(x)}, \cot(x) = \frac{1}{\tan(x)}\)。
常用三角函数值:
| \(0\) | \(\pi/6\) | \(\pi/4\) | \(\pi/3\) | \(\pi/2\) |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\(\sin\) | \(0\) | \(\tfrac{1}{2}\) | \(\tfrac{\sqrt{2}}{2}\) | \(\tfrac{\sqrt{3}}{2}\) | \(1\) |
| \(\cos\) | \(1\) | \(\tfrac{\sqrt{3}}{2}\) | \(\tfrac{\sqrt{2}}{2}\) | \(\tfrac{1}{2}\) | \(0\) |
| \(\tan\) | \(0\) | \(\tfrac{\sqrt{3}}{3}\) | \(1\) | \(\sqrt{3}\) | 未定义 |
毕达哥拉斯定理 和 勾股定理 是同一个定理。
参考角,射线和 x 轴的最小夹角,是个正值,不同于象限角,象限角是从x轴正方向逆时针旋转到射线所经过的角度,一般用 \(\theta\) 表示,如果是顺时针旋转,则用 \(-\theta\) 表示。
\(\sin(x)\) 和 \(\tan(x)\) 是奇函数,\(\cos(x)\) 是偶函数。
三角恒等式
毕达哥拉斯定理:
互余,两个角之和为90度,则称这两个角互余,有一些三角函数是以“co”开头的,例如 \(\cos(x), \cot(x)\),存在以下互余关系:
和差化积公式:
积化和差公式:
倍角公式:
“奇变偶不变,符号看象限”,任一角度都可以表示为 \(\theta = k\frac{\pi}{2} + \alpha\),\(|{\alpha}|<\frac{\pi}{4}\) ,
- 当k为偶数时,函数名不变
- 当k为奇数时,函数名改变,即 \(\sin \leftrightarrow \cos, \tan \leftrightarrow \cot\)
然后在前面加上把 \(\alpha\)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。

极限
极限分五种,\(\lim\limits_{x \to a}, \lim\limits_{x \to a^+}, \lim\limits_{x \to a^-}, \lim\limits_{x \to +\infty}, \lim\limits_{x \to -\infty}\),其中 x 趋近于 a 的极限分为双侧极限和单侧极限。
误解,一个函数不可能和他的渐近线相交,反例:\(y=\frac{sin(x)}{x}\)。
三明治定理(夹逼定理),如果函数f夹在函数g,h之间,当g,h在某一点a的极限值相同时,f在点a的极限也是这个值
两种极限不存在的情况(这里把正负无穷视为有效极限值):
- 函数图像不停振荡,不能收敛于某个值。
- 函数在某点的左侧和右侧极限值不相等。
求解多项式极限
x -> a 时有理函数的极限
不定式
对有理函数求\(x \to a\)时的函数极限,还有可能算出 \(\frac{0}{0}\),这叫“不定式” ,可以通过因式分解等方法对原函数做一个变形再去求极限值
对多项式型函数求\(x \to -\infty\)时的函数极限时,要注意,项的次数会影响项的正负
立方差公式:\(a^3 - b^3 = (a-b)(a^2 + ab + b^2)\)
\(\frac{n}{0}\) 不一定意味着无穷
有理函数求\(x \to a\)时的函数极限,如果算出来是\(\frac{n}{0}\),极限不一定是无穷,如果 x 在 a 两侧的值不同,则双侧极限不存在。
例如 \(\lim\limits_{x\to1}\frac{2x^2-x-6}{x(x-1)^3}\),它在 x=1 处的极限是\(\frac{-5}{0}\),但实际上它的双侧极限并不存在,左侧极限是\(+\infty\),右侧极限是\(-\infty\)
用desmos把上面这个函数图像画出来:

x -> a 时平方根的极限
例如,以下极限如果直接代入5,会得到不定式\(\frac{0}{0}\),
可以通过分子分母同乘以分子的共轭表达式 \(\sqrt{x^2-9}+4\) 来化简。
共轭表达式,对于形如 \(a+b\) 的表达式,其共轭表达式为 \(a-b\),反之亦然。
共轭表达式的乘积等于两个项的平方差,即 \((a+b)(a-b) = a^2 - b^2\)。
复数共轭的乘积等于复数的模的平方,即若 \(z=a+bi\),则 \(z\overline{z} = (a+bi)(a-bi)=a^2 + b^2\)。(乘积里面没有 \(i\), 复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和实数不太一样)
x -> ∞ 时有理函数的极限
结果取决于分子和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和次数,这个很容易理解,没什么好说的。
x -> ∞ 时多项式型函数的极限
注意,这里是多项式型函数,不是多项式函数,因为式子里有分数次数或者根号,式子看起来像个多项式。
例如,两个多项式型函数相除,
解法是,想办法给根号里加个分母 \(x^4\),其他类似的极限都是这么化简。
x -> -∞ 时的极限
注意符号,尤其是带次数和根号的时候。
包含绝对值的极限
注意计算双侧极限
连续和可导
连续性
连续函数的常数倍仍然是连续的,两个连续函数的和、差、积、复合仍然是连续的,两个连续函数的商在分母不为零的情况下仍然是连续的。
介值定理,如果函数 \(f\) 在闭区间 \([a,b]\) 上连续,且 \(f(a)\) 和 \(f(b)\) 异号,则存在 \(c \in (a,b)\) 使得 \(f(c)=0\)。
介值定理可以用来证明方程有解。
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,如果函数 \(f\) 在闭区间 \([a,b]\) 上连续,则 \(f\) 在该区间上必有最大值和最小值。
可导性
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切线的斜率。(因为它实际上求的是切线和 x 轴夹角的 tan值)
导数公式:
二阶导数:
三阶导数:
极限不存在时,导数就不存在。
可导必定连续,连续不一定可导。